全年粗钢产量预计增加0.73% 特钢需求增长仍可期
今年10月底,我国钢铁行业提前完成4500万吨去产能目标。同时,需求回暖致使行业恢复同比正增长,预计今年全年粗钢产量为8.06亿吨,同比增加0.73%;粗钢消费量为7.21亿吨,同比增加3.74%。钢铁基本面趋好背景下,特钢需求增长仍可期。
特钢又称为特种钢、特殊钢,是成分、结构、生产工艺特殊,具有特殊物理、化学性能或者特殊用途的钢铁产品。按用途可分为八大类,按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分为高、中、低三个层次。
特钢最初是为国防军工、航空航天配套而形成的产业,因性能优越故得到广泛应用。与普通钢铁相比,特钢在化学成分、组织结构、机械性能等方面均具优势,主要是因为在冶炼过程中加入了较多合金元素以及采取了特殊生产、加工工艺。
随着汽车、机械化工、船舶、铁路等行业不断发展进步,对钢材质量提出更高要求,特钢需求量随之快速增加。近年来高端装备、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也将刺激特钢需求增长。
特钢是钢铁行业中附加值最高的分支,所以尽管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去产能压力,特钢受到的影响仍然较为有限。早在十二五规划中,就指出特钢占钢产量比例要提高5%;在十三五规划中,更指出钢铁行业要做大做强,特钢有望率先受益。
目前,我国特钢品种仍以低端为主,品种质量不高。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趋势下,高性能特钢关键材料技术有望得以突破,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经验来看,钢铁行业迈向成熟期后,子行业特钢将迎来高速发展,成为钢铁行业中新的出路。从这点来看,我国特钢行业仍有不少潜力可供挖掘。
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《中国特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预计,2017年,基建投资增长将达17%,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4%,汽车产量增长7%,其余用钢领域不变的话,粗钢产量预计为8.3亿吨,增长2.98%;需求为7.43亿吨,同比增加3.1%。
从上述预测可知,钢铁库存已降低较低水平,未来下降空间有限,有望迎来复苏,特钢行业的增长可期。